关于从容的解释有很多种,关于心态,举动,情绪的,还有关于智慧和勇气的,但其含义都是指向宽裕、舒缓。职业生涯发展中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从容状态,希望自己能拿得起、放得下,希望自己能够游刃有余,希望自己不为生活、职业、外界压力所迫,希望自己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,哪些是自己不可以做的,可以让自己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,自己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未来。
怎样才能达到一个“职业从容态”呢?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但是修炼从容的法门大都非常的相似总结起来,青岛猎头公司在这里总结了以下三点:
一、职业定位的能力。
这种能力其实与自我探索是紧密相关的。由于教育体制、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,我们很多人在开始第一份职业之前对于职业世界缺乏了解,也缺乏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互动,从而要么鲜有自我探索,要么自我探索得不到现实的印证。职业经历也就会随之变成“隐忍突破”或“尝试求变”的状态。
小李是一个理工科学生,学的是环境科学,却偏偏喜欢社会科学,平时总喜欢看哲学、经济、文史类的书籍,研究所的工作枯燥乏味,让他痛苦不已。文丽是大学老师,已经工作了10年,一个女孩的妈妈,在工作中找不到自我实现的意义,寻求离开学校,做更有成就感的工作。肖云的职业是房地产策划,虽然有时加班,会比较辛苦,但一出校门就薪水不菲,这让很多人羡慕,这让他很不满认为自己的工作背离了自己的价值,希望做一些能够助人的、服务社会的工作。
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关于职业定位的,不管是即将工作,或者工作了十年八年,还是人过中年,如果定位不是很清楚,人生的目标也不会明确,工作中自然就会丧失动力了,就会感觉没着没落的,总觉得状态不对,却又不知是哪里的问题。这时候首先就需要进行自我探索,看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,自己的兴趣视野,自己的能力结构,然后再看是否需要调整,职业规划,有时候需要自己重新推翻再来,变换行职业,而更多的时候需要看到实现的其他可能性,这被很多人称之为“捷径”,捷径的本身并不是缩短努力的进程,而是更好地利用资源,这涉及到下一个重要的能力。
二、应变能力。
我们和我们的环境都是在动态发展中的,在具备前两项能力之后,就需要不断地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,与未来匹配,与梦想匹配,与变化匹配。
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确定出一个明确的日期,就算是有,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去执行。应变本身,就是规划的要义。人在变:能力不断提升,价值观改变,兴趣也会改变;环境在变:公司战略有调整,行业发展有起伏,社会也有趋势变化。我们以个人之力很难对大趋势有太多的影响,但我们能做到的是不断的适应,以使规划更加符合我们的内心和愿景。
苏先生化工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国内知名化工集团做质量检测,后来发现自己的兴趣在与人交往上,在企业内实现职业转换,进入了市场营销岗位。一年后女友到了北京,苏先生也从外地到了北京,并且希望做培训师,应聘了几家公司,都因为没有教育培训的经验而被拒,于是重回快消品行业,做起了销售,几年下来,成为业内有名的销售。苏先生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,不仅自己学,而且在团队内部进行分享。5年后,学了一个培训师课程后,苏先生就轻松地迈过了门槛,一边做销售管理,一边兼职做销售培训师。慢慢地,他的课程越做越好,苏先生就开始盘算着成立自己的培训公司了。
可见,应变能力是与准确定位和资源整合密切相关的一种能力。需要保持觉察,不断总结,及时调整,让自己的职业跑在合适的轨道上。
让职业保持从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绝不是简单参考几个案例就能完全照搬的,需要认真而全面的分析,需要智慧,也需要勇气。定位、整合、应变是修炼这种状态的必备利器,如果能把职业规划的意识内嵌入平时的思考,从容、优雅,就会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。
三、资源整合的能力。
很多人都比了解自己,也知道很多工作,但先生的生活中,总是会感到距离自己的目标太远了,成功性不大,成本太高,风险太大,从而有了一句话,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,看人家职业发展不错的人,他们似乎有着更多的机会,有更多的机遇,也会激励自己说,每一个工作都会提高自己,都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,机会总有一天会来临的。但激励慢慢转变成了安慰,有时候会让自己更加愤怒,到最后,就变成无力抗争,听天由命了。
诚然,从出生起,我们的环境就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,但你想过没有,每个人都是有自己资源的,这个资源不仅仅是人脉,还有自己的能力、兴趣、愿景、平台……,有资源有发展的人不足奇,别人看上去缺资源,却能把仅有资源盘活、用好的人才是牛人。
宋女士做了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,办了内退,休息之余想做培训师,增加成就感,实现助人愿望,于是四处参加培训,到处寻找组织,给自己的梦想投资了不少,却收获寥寥:没人愿意找一个职业经历资深(意味着出场费高)、培训经验不足(缺乏专业训练)、体力欠缺的大妈做培训师。经过规划,她的资源整合是,找到人力资源中自己最擅长的招聘模块,形成系统,参加了一些简单的职业规划学习,结合业余时间的形象设计爱好,与一些求职招聘的公司合作,进行大学生的求职培训。
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看到资源,以及资源的可用性。事业单位枯燥乏味却有大把时间,公务员晋升困难却是稳定的发展平台,销售辛苦却可以参差百态的职场中蓄积准备,做数据无趣可以迁移到有趣的行业做数据……总之,在表面的一块铁板之下,找到实现梦想的缝隙,并把路径越走越宽,需要对自己以及自己拥有资源的熟稔。